2020年新能源車人才缺口將達68萬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和銷售市場。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51.7萬輛,銷售50.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1.7%和53.0%。
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車無論是零部件企業、整車企業,還是服務企業,面臨的核心問題都是人才缺乏。今年年初,由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聯合印發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指出,當前我國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對人才需求量較大,2015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人才總量在17萬人。預計到2020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人才總量將達85萬人,缺口68萬人。
高職生擔起整車制造重擔。
9月22日上午,長江商報記者走進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實訓基地看到,一位教師正向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的20多名學生,展示如何正確拆裝發電機的步驟,并講解發電機各部件功用。
聽完老師講解后,學生們按照實訓要求開始對發電機進行一一拆解。卸下發電機上的螺母和接線端絕緣體,從電刷架上拆下電刷架蓋……長江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完成以上多個步驟后,學生們順利地將整流器架卸下,隨后進入到電機各部分的檢修環節。
根據《“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將實現當年產銷200萬輛以上,累計產銷超過500萬輛,整體技術水平保持與國際同步,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企業。
新能源汽車廣闊市場的背后,帶來了大量人才需求。北京交通大學新能源研究所所長張維戈表示,目前,無論是零部件企業、整車企業,還是服務企業,面臨的核心問題都是人才缺乏,特別是產業工人和服務人員稀缺。
今年年初,由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聯合印發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指出,當前我國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對人才需求量較大,2015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人才總量在17萬人。預計到2020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人才總量將達85萬人,缺口68萬人。
近日,由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委托開展的一項名為《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指導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課題研究成果,則印證了張維戈的觀點?!秷蟾妗凤@示,在整車制造企業,由于整車制造過程中有更多的人工裝配工作,車輛調試和返修人員以維修經驗豐富的高職生為主。汽車維修企業是技術技能人才主要的就業渠道,相比傳統汽車維修企業,新能源汽車維修企業高職畢業生比例較高,這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維修工作對電氣類知識需求較多,對邏輯思維要求較高。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汽車工程學院院長龔福明也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相較而言,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控制總成和起動總成結構和原理比傳統內燃機簡單。在維修維護方面,新能源汽車需要維護的部件少,更換難度不大,但會涉及到高壓安全問題等電氣類知識,學生需具備電工電子方面專業知識。
人才需求呈區域性差異
當高職學生已扛起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維修的重擔,又是多少高校在肩負著人才培養的任務?
長江商報記者查詢相關資料了解到,目前教育部高職專業目錄中,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分別屬于裝備制造大類中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和交通運輸大類中的“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2015年,這兩大專業分別有21個和17個專業分布在全國17個省市。
據了解,目前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總成制造企業集中在中東部,銷售市場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實施汽車限購限行的一、二線核心城市,并逐步向三、四線城市延伸。
“目前以湖北地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及新能源汽車專業招生人數來看,其人才需求相較于東部地區還有差距?!饼徃C髡J為,湖北等中西部地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暫不能和北京、上海相比。另外,新能源汽車在使用過程中除了充電及電池損耗,其需要維護部分遠少于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維護需要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這些人員目前主要集中在主機廠或總成供應商,非該體系人員未獲得準入門檻。
但龔福明對中西部地區高校開展該領域人才培養持樂觀態度。龔福明表示,汽車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新能源汽車是毫無疑問的,可以預見,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進一步增加,其研發、銷售、管理、維修等領域的人才需求也會不斷增加。
校企合作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各大高校應加強專業建設前期調研,有針對性地制定新能源汽車專業定位及培養方案?!蔽錆h理工大學一位長期從事汽車領域研究的專家向長江商報記者介紹。
如何讓高校人才培養適應市場需求?《報告》建議,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良好的一、二線城市的職業院校應當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山東、河南等低速電動車市場活躍地區的職業院校應加快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
高職應增大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招生量,可根據當地新能源汽車市場狀況適度超前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種類具有多樣性,區域化嚴重,職業院校應主要服務當地企業,應采取“多課程、小課時”的課程結構,體現傳統汽車課程和新能源專業課程的復合,建議直接借用現有成熟的電氣類課程及評價體系,加強智能互聯和輕量化相關知識內容。
“堅持市場導向,建立校企合作,準確把握供需關系,才能辦好新能源專業?!饼徃C髡J為,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高校應邀請企業專家與學校學科負責人共同構建專業課程、核心課程、實訓課程體系;在校企合作方面,應尋求與新能源車企的合作,通過供需雙方建立合作來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