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副總裁李京京今天接受了記者專訪
“這次峰會,在溝通協作上愈加火急與務實。曩昔三年的項目協作效果與樣板就擺在那里,咱們都有了開展一致和詳細意圖,經過論壇聚在一起,是能夠有許多火花的?!比虿氁鈭D2018年中非協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舉辦,參加峰會的三一重工副總裁李京京今天接受了記者專訪。
她表明,作為一個重要的溝通渠道,中非協作論壇再次向世界昭示了中非“攜手共命運、同心促開展”的寬廣遠景,也為愈加務實的商務溝通帶來機會。2017年,三一在非洲銷售收入近10億元。近年來,集團與非洲聯絡越發親近,不僅以優質的工程機械產品協助非洲建造基礎設施,更將新技能與優勢產能帶到了這兒,從一個淘金者,變為了助力非洲提高工業水平的企業同伴。
以下是專訪實錄:
記者:三一重工是第幾次參加中非協作論壇?此次峰會之行,您最感興趣的是哪些議題或會議環節?
李京京:我是第2次參加,但我參加三一比較晚,集團是每次都參加。
三一重工最感興趣的,有兩個范疇。一個是推進工業化開展,助力共贏。2015年中非協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的時分,中方提出的中非“十大協作方案”就涵蓋了工業化;其時南非總統祖瑪代表54個非洲國家也提出,期望非洲國家工業化系統的建造與開展取得更多注重。三年曩昔了,正好“一帶一路”也是第五個年初了,開端進入深耕的第二階段?,F在,非洲活躍推進工業化,追求自主可持續開展的氣勢勢不可擋,中非協作也愈加嚴密深化。三一重工是一個大的配備制作業企業,“走出去”快20年,咱們覺得在助力非洲工業化方面,應該多做一些事。另一個注重范疇是加強基礎設施協作,促進可持續開展。這都是和咱們事務相關的。
記者:自2000年以來,中非協作論壇已成為引領中非協作與聯絡開展的旗號,也為中非公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您怎么點評中非協作論壇機制在促進中非聯絡健康開展、協作效果穩步落地、各范疇協作全面打開等方面的活躍作用?
李京京:中非協作論壇是一個重要的、促進“五通”建造和智庫溝通的渠道。特別這次峰會,愈加注重商務,有企業家論壇等配套活動以及分論壇,許多國家都能夠依據自己的國別特色找到適宜的商務溝通項目。
這一次的峰會,咱們在溝通協作上也愈加火急與務實。曩昔三年的項目協作效果與樣板都擺在那里。比方鐵路,擬建的國家有一個緊迫感,已建與在建的國家還要求完善,還有海陸空聯運等,咱們都期望能構成一張高效的立體物流網。所以,咱們有了開展一致和詳細意圖,經過中非協作論壇的渠道聚在一起,是能夠有許多火花的。
我這兩天的活動都安排滿了,昨日也去了兩個使館,跟總統會晤,都想問咱們能朝哪些方向協作。這是峰會給商務溝通帶來的機會。
記者:2018年中非協作論壇北京峰會的主題是“協作共贏,攜手構建愈加嚴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您怎么點評當時的中非聯絡和中非協作,中非聯絡和中非協作又面臨著哪些機會?
李京京:中非聯絡向來都是最重要的,本年可能是一個前史性的重要關頭。全球正在閱歷大變局,機會與應戰并存,不光非洲內部要抱團,中非也要抱團,更要齊心協力,以愈加嚴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為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模范。
關于三一重工來說,中非協作是一件很詳細的事:非洲有13億人口,3020萬平方公里,需求許多基礎設施,它自身就是三一的重要商場。并且它的條件非常好,有豐厚的礦藏資源,經過基礎設施聯通,就能夠把資源運出來。不是說運出來就要賣給我國,而是運出來才能夠參加到全球工業分工協作中,完成更好開展。
記者:非洲是“一帶一路”的天然和前史延伸。本年北京峰會將“一帶一路”建造與非洲聯盟《2063年議程》做了對接。這將對中非兩邊供給哪些共贏機會?
李京京:對接為咱們供給了一個更寬廣、長時刻的視界。一方面,兩者對接互為對方引入了更多的協作同伴與更廣的協作空間。另一方面,《2063年議程》自身就是一個長時刻開展規劃,對接后,許多項目協作假如能把期限延伸到2063年,比方基礎設施聯通,就能夠把基礎設施、港口聯盟、鐵路聯盟、物流聯盟、機場等都樹立起來,就能夠有更多的時刻、空間來做聯盟、做聯通。
記者:本年初,非洲40余個國家簽署了“非洲大陸自在交易區協議”,有用促進了非洲一體化開展和交易便當化,也為中非兩邊在交易范疇的開展供給了新空間。在非開展事務時,能否感受到一些實在改變?三一重工在推進中非深化互利協作,完成共同開展方面有哪些舉動行動?
李京京:最大的改變就是聯通。此前,各個聯盟之間不是自在交易,商貿來往要上稅,咱們在非洲的出資建廠就要考慮哪個聯盟更強更大,設備的租借與分配也不方便,也要考慮跨聯盟、跨國家的納稅問題?,F在,一體化之后就能夠完成同享經濟了。設備的調集是自在的,每一個項目也不必多花錢買那么多設備了。
在促進互利協作方面,2002年,三一的第一臺泵車就出口到摩洛哥,成為了最早一批進入非洲的我國工程機械企業。近年來,三一與非洲聯絡越發親近,不僅以優質的工程機械產品協助非洲建造基礎設施,更將新技能與優勢產能帶到了這兒,從一個淘金者,變為了助力非洲提高工業水平的企業同伴。
三一不斷加大世界產能協作,開端更深層次的參加非洲建造,事務也開端由開始的工程機械范疇拓寬至PC配備、風電、礦藏、港口等范疇。一起,集團還與中非開展基金攜手并進,在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埃塞俄比亞、南非、加納、尼日利亞、肯尼亞等國打開了先進工業制作、清潔動力電力、大型基礎設施、現代筑工等抱團協作。此外,三一還方案在南非樹立住所工業化研制中心、港口及鐵路配備本地化制作基地等。
在本鄉化深耕非洲商場方面,除了更多的與當地企業協作,三一工學院也為非洲培養了很多的技能工人,一起還培養了本鄉的首席執行官、技能官等高端人才。不少要點國家向三一提出了建立本鄉化工廠及三一工學院的期望。
2017年,三一在非洲銷售收入近10億元。因為非洲各國全體基礎建造依然比較落后,工程機械商場仍將持續堅持增加態勢,開展潛力巨大。